江苏全长954公里的海岸线,在江苏沿海开发上升至国家战略一年多来,正成为一道耀眼的黄金海岸。7月13日至16日,快报记者随“沿海纵深行”采访团,分别深入连云港、盐城、南通三市14个临海县,看到了一个个如火如荼的开发建设现场,一座座拔地而起的工厂企业,一组组扎实迈进的数据……沿海三市正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强力支撑起江苏沿海发展这只“巨鼎”。
港口建设:如火如荼
7月13日,连云港,高温34摄氏度。连云港港30万吨航道的深挖现场一片火热,一旁配套建设的围堰吹田工程正顺利推进,目前1期围堰已经合龙,二期围堰工程也将在8月份完工。作为连云港港迈向东方大港的重要节点,总投资近79亿元、全长71公里的30万吨级航道自去年试挖以来,目前累计疏浚航道580万方,疏浚深度达到17.3米。
连云港港口工程设计研究院副院长高兆福告诉记者,“深水航道一直是我们的一个梦想,连云港只有具有30万吨航道,才能建成东方大港、深水大港。”
灌南县委常委、灌河半岛新区管委会主任殷长元说,江苏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一年多来,灌南县在灌河岸线建成了4个万吨级、5个5000吨级码头,目前已经投入使用;兴鑫钢铁万吨散货码头、江海物流2个万吨级散货泊位、中储粮2个万吨级粮食储运泊位的建设都在加快推进。
盐城市从实际出发,一年来持续加大“7路1港4航”的建设力度,形成与港口相配套的集疏运综合交通体系,5个临港经济区建设框架基本拉开,综合配套能力明显增强,对外交通条件有了较大改善。
“目前我们的黄海大桥已经竣工通车,1.44平方公里的太阳岛围堰成功,万吨级码头也基本完工……”如东县发改委副主任刘国峰向记者介绍时,大巴车稳稳地行驶在长达12.6公里的黄海大桥上。
在洋口港记者看到,10万吨级的LNG码头初具规模,太阳岛供电、供水、通信等配套工程有序推进。据刘主任介绍,总投资73亿元的江苏LNG接收站项目已完成总工程量的40%。
这只是南通海港建设的冰山一角。在海门的东灶港施工基地,记者看到巨大的工程车正在繁忙作业,总投资11.6亿元的三期围垦挡浪堤工程基本结束,吹田工程全面启动。海门滨海新区企业发展局顾勇局长说,“先期启动的总投资约7.5亿元的两个5万吨级通用码头已经开工,20个月后即可完工。总投资11.6亿元的三期围垦4个龙口已成功合龙……”
南通港是长江下游唯一的既有河港,又是具有海港优势的江海组合港。据介绍,南通港2009年港口吞吐量达1.36亿吨,南通港码头泊位数和吞吐量均位居全省沿海三市之首。吕四海洋经济开发区副书记陆忠华笑着对记者说:“等这些海港都建设完毕,南通港的运输接纳能力就不得了了。”
“江苏沿海开发最大的变化是带来了人的变化。通过这几年的努力,我们在进一步弱化苏北地区、苏北人的概念,强化沿海地区、沿海人的意识,必然会实现自强的目标。”连云港连云区委书记唐国海这番话无疑有一定的代表性。
产业布局:各有千秋
对接相关规划,江苏沿海三市沿海产业带已初步形成,并各有特色。
“虽然时间短暂,但盐城沿海产业带已初步形成新能源、机械制造、造船、农副产品深加工等几大特色产业。”盐城市发改委副主任朱如万介绍。在盐城期间,记者注意到,从东台到响水每个县(市)都把发展新能源产业放在第一位。风力发电方面,东台、大丰、响水已有陆上风电场,并计划建设海上风电场。与此同时,与风电场相配套的设备制造产业也在各沿海经济区以及盐都、阜宁等地落户。
在连云港,以新材料,新医药为特色产业的产业集群已经形成。目前医药工业已成为连云港市支柱产业之一。今年1至5月份,连云港市新医药产业实现产值45.2亿元,同比增长46.8%,高出全市水平21.1个百分点。
船舶修造是南通沿海开发的产业特色。据南通市发改委有关人士介绍,目前该市已经具备了良好的船舶造、修及配套工业基础,现有规模以上船舶配套企业八十多家。据透露,南通市船配业的目标是:2010年海洋工程及港口机械年销售达100亿元人民币;船舶配套产品年销售额达到400亿元人民币。
环境保护:提高门槛
在开发中坚守保护与开发并重的理念,已经成为沿海三市共同的认识和行动。
成立于2007年的江苏新海石化有限公司等一批企业,如今已是赣榆县经济争先进位的强劲支撑。副总经理范建民介绍说,他们非常注意环境保护,为了减少燃料油的消耗,投产之初专门投资3000万元安装气柜,让燃料可以循环使用。赣榆柘汪临港产业区副主任陈高林表示,对于项目他们坚持“宁缺毋滥”的原则,一直坚持在走专业化、规模化、链条化的发展路径。“目前,低于1亿元的项目,园区不要!”
灌云县尹哲强县长的“环境容量辩证观”可谓深刻。他说,“小项目,小化工,安全、环保的风险非常大大。对沿海地区而言,生态是第一位的。我们眼前账要算,以后账更要算。”
连云港环保部门介绍,为保护海洋将进一步完善市县联动、政企联动治污机制,建立健全全市化工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和重点企业污染治理三个专家库,及时为企业提供治污技术服务。此外,还将与上游山东和周边的盐城、南通等沿海城市保持环保业务上的密切联系,通过制定和落实区域环保协作机制,共同营造搞好沿海环保的大环境。
盐城在沿海开发中进行主体功能分区,禁止开发区、限制开发区、重点开发区和优化开发区,分别占全市总面积的1.0%、58.7%、28.8%和11.5%。
南通则建立了江苏第一个海洋生态环境预警机制,建设了江苏第一个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蛎蚜山牡蛎礁海洋特别保护区,建立了江苏第一个入海排污在线监测系统……科学开发的决策得到了可贵的回报:近年来,该市近海水质达到国家二类标准,沿海生态系统得到优化,生态环境不断提升,为海洋经济的持续协调快速发展奠定基础。
拆迁安置:再造新城
按照“10平方公里规模、10万人口容量”规划设计的灌云县燕尾港燕尾新城,正在紧张地建设中,2.1万平方米的商务中心以及广场,500亩的大鹏湖和海滨学校已建成并投入使用。漫步在燕尾新城,很难想象这里曾是茫茫的滩涂。
灌云县临港产业区管委会主任、燕尾港镇党委书记掌文胜介绍,去年以来,随着沿海开发力度进一步加大,速度进一步加快,以前三到四年才能完成的基础建设如今一年多就已完成。目前,燕尾新城的道路、供水、供电、通讯等功能基本配套,14幢别墅式宾馆已建成使用,40万平方米的安置小区、30万平方米的时代花园小区和医院、客运站、低密度专家楼、农贸市场等一大批民生及公共服务重点工程正在加快推进,3000亩的湿地公园、300亩的商业金融网点、3800亩的水上乐园即将开工建设,燕尾港老镇区的整体搬迁年内将基本完成。
在灌南县堆沟港镇兴港中心村市民文化活动广场,一群孩子正在开心嬉戏。兴港中心村是该县船舶工业园、化工产业园和临港工业园的拆迁安置点,规划容纳居民6000户,目前已入住2600户,商户286户,总人口达12000人。兴港中心村是集超市、宾馆、商业街、农贸市场于一体的综合休闲区域。村委会有关人士介绍说,目前还有一个占地240亩的水上公园在建,届时这里将成为苏北一流的农民休闲场所。
乔迁至新居,堆沟港镇原刘集村村民胡为桥喜形于色。他喜滋滋地告诉记者,“我们家8口人,人均面积10余平方米,交通也不方便,后来拆迁时,除了拿到一定的补偿外,还安排了宅基地,建了房子。现在我们家居住面积400多平方米,生活条件和城里人基本上是一样的。”
三足鼎立:后发优势
连云港市委书记王建华对记者表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连云港市将加快沿海开发步伐,建设创新型城市,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将战略机遇期转化为黄金发展期。着力打造“区域性航运中心、物流中心、国际商务中心、旅游中心、信息中心、金融中心”六大中心,使连云港成为一个能够带动苏北甚至鲁西南继而黄淮海、中西部地区的中心城市。
盐城市沿海办有关人士表示,“风(能)光(能)”产业风光无限,目前已有6家央企抢滩沿海风场,国家海上风电装备研发中心正式落户,10平方公里的风电装备产业园建设全面启动。
而南通市,则提出了更加宏伟的目标:强势打造富有南通沿海特色的产业带,力争到今年底,海洋工程和船舶及重装备、新能源和能源及装备等六大板块产值均达1000亿元。
据统计,江苏沿海地区去年的GDP增长13.8%,高于全省1.4个百分点;工业产值增幅18.6%,高于全省4个百分点;城镇固定投资增幅28.8%,高于全省4.6个百分点,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31.6%,更是高于全省13.4个百分点……沿海地区后发优势越来越凸现。江苏的沿海三市,正在成为江苏重要的经济板块。
快报记者 邢志刚
见习记者 陈爱文
摄影 沈伟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