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网北京8月9日消息 日前,某网发起讨论,“作为独一代,你的孩子会跟谁姓?”近三千人参与调查,结果显示,超过百分之六十网民的孩子跟随父姓,近百分之七十网民表示可以考虑孩子跟随母姓。
日前,一对即将为人父母的小夫妻吵得不可开交,只为即将出生的婴儿到底姓甚名谁。丈夫理直气壮地认为,孩子应该随父姓,这是老祖宗传下的规矩。而妻子认为,她生的孩子应该随母姓,“子随父姓”的老观念应该更新了……随着新生代父母的增多,姓氏观念在80后家庭生活中悄然发生着变化。
第一批“独一代”进入婚育高峰,父母都是独苗,生下的“独二代”到底该跟谁姓——
“独一代”争抢子女姓氏
孩子应该跟谁姓?在过去,这并不是一个需要探讨的问题,但随着越来越多的“80后”独生子女结婚生子,这个问题便逐渐浮出水面。
哈市的李女士家庭条件不错,而男方家住县城,经济条件远不如女方,两人结婚的房子和装修都是女方出钱一手操办的,男方的彩礼钱也被女方婉拒,而女方提出的唯一条件就是生男孩随父姓,生女孩随母姓。李女士说,父亲是三代单传,可惜只生了她一个女孩,她出生的时候正赶上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所以老李家到她这辈儿就断了香火,为此,李女士的父亲总觉得低人一等。为了争这口气,老爷子要求外孙女跟他姓李。起初李女士的丈夫很理解岳父的难处,接受了这个条件。但是孩子即将出生,丈夫却不同意了,认定无论生男生女都要随父姓,为这事小两口经常吵架。最后,岳父做出了让步,小夫妻再生一个孩子,其中一个必须姓李。
30多年前,中国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如今,第一批“独一代”已经三十而立,进入婚育高峰,他们的子女“独二代”尚未出生就碰上了难题:父母双方都是独苗苗,到底该跟谁姓?而姓氏问题的确成为婚姻家庭生活中一件大事,在“2008年十大国内家庭事件”中,《复旦教授提议子随父姓女随母姓》榜上有名。
姓名只是一个标签,子女随母姓是社会进步、女性地位提高的一个体现———
姓氏选择彰显男女平等
不久前,某网对子女姓氏问题发起讨论,结果显示,与传统观念不同,“独二代”中不少孩子随母姓,而近70%网民表示可以接受孩子跟随母亲姓。
随着中国妇女地位的日益提高,尤其在男女地位差别不大、女性地位略高于男性的一些地区,如上海、重庆等城市,有越来越多的孩子随母姓。一名重庆的女网友说,只是自己姓氏好听,所以孩子跟她姓,“老公当然同意了,说跟谁姓都一样,但是公婆嘴上虽不说,心里却一直迈不过这道坎。”
网民“芊芊”认为,在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很多女性承担着与男性一样的工作压力,工资相差无几,还要操持家务劳动,所以在孩子姓氏问题上,应该体现男女公平的原则。女网友“假日”表示,在姓氏上,会采用男孩跟丈夫姓,女孩跟自己姓的方式,或者一个孩子跟丈夫姓,另一个孩子跟自己姓。
社会专家认为,姓名只是人的一个社会标签。数千年来,中国人在这个标签中注入了血缘、族谱、宗法等内涵,尤其是老一辈人,有强烈的“承祖”意识,认为孩子的姓氏是“香火传承”的标志。随着时代进步,现代女性越来越追求和男性同等的地位,但父系社会、男权主义等思想在中国部分地区仍根深蒂固。于是,每个家庭唯一的孩子到底跟谁姓就引发了两种观念的强烈碰撞,这正是社会进步、女性地位提高的体现。
专家建议,如果女方有意让子女随母姓,可以在婚前与男方商议,并取得双方父母的认可,以免引发不必要的矛盾。
同姓人被广泛认同为源于同一祖先,这种认同实际上是一种文化认同———
子女姓氏不能轻易更改
据学界研究,中国姓氏的数量有两万多个,其中还在使用的有3000多个,经常使用的有500多个。这些姓氏包含巨大的文化价值,许多郡望堂号、家乘谱牒、家法族规、字辈派语、文化遗迹都与姓氏有关。不仅如此,自古以来,中国就有尊祖敬宗、祖先崇拜的传统,同姓人被广泛认同为源于同一祖先,这种认同实际上是一种文化认同。更重要的是,姓氏有“统其祖考之所自出,别其子孙之所自分”的作用,从而避免因同姓结婚而造成的遗传问题,保证人口质量。
题客网一项10206人参加的调查显示,45.5%的人认为姓氏是亲子间血缘关系的体现,36.7%的人指出姓氏还代表着家族香火的延续,33.6%的人觉得姓氏蕴含着社会结构延续的密码,29.9%的人表示姓氏可以帮助人们认祖归宗,但也有20.0%的人觉得,姓氏在现代社会“并没有特殊含义,只是一个符号。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社会工作学院教授王大良认为,人们对姓氏“没有特殊含义”的理解说明人们姓氏观念淡薄了,而随着人口频繁地流动,人们把姓氏当作符号,可能会在某种程度上引起血缘关系的模糊,甚至造成婚姻遗传上的某些潜在危机,所以“子女随父姓”的传统观念不应轻易更改。
也有专家认为,中国婚姻法规定,子女随父姓还是随母姓可任意选择,但实际上,绝大多数家庭的子女都是随父姓。从长远来看,国家可以出台政策,允许从法律上承认公民使用两姓组合创制新的姓氏。这不仅有利于解决“独二代”随谁姓的社会问题,也有利于打破由“承祖”而导致的封闭社会,使其更开放,更自由。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