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July 12, 2010

黑龙江近半国产大豆压榨企业停产

  国产大豆危局调查:黑龙江国产大豆压榨企业多半停产

  不久前,中央电视台《经济信息联播》栏目曾经报道过进口大豆激增的新闻,那么,天量进口大豆涌入国内之后,国产大豆压榨企业的日子现在怎么样呢?日前,财经频道的记者专门去了国内大豆主产区,黑龙江省进行实地调查采访,发现受进口大豆的冲击,以加工国产大豆为主的黑龙江油脂企业已经出现大规模停产。来看记者的报道。

  记者:“我现在是在牡丹江市的一家大豆压榨企业里,这里每天的大豆加工量都在500吨以上,这种规模的企业在整个黑龙江地区、100多家压榨企业里就占三分之一。采访时,我了解到,从春节过后到现在,企业只开工了十天,其余时间全部处于停产状态。现在顺着我们的镜头,您可以看到,企业的仓库里堆满了大豆,负责人介绍说,这些大豆有1万2千吨,是今年一月份收购上来的,当时每吨的市场价是3900元,但是让他没想到的是,之后市场的大豆价格一路走低,到现在这些大豆还没卖,就已经让他赔了800多万元。”

  黑龙江牡丹江市金源粮油公司总经理 李玉涛:“停产损失要比加工(亏损)少的多,停产现在我这个厂子,每个月是三四万块钱的费用,如果要加工的话就得赔上百万。现在牡丹江市区不算外市县是十家油脂加工企业,现在全部在停产,没有一家生产的。”

  记者随后对其中的四家大豆压榨企业进行了随机走访。所到之处可谓门庭冷清, 除了保安和值班人员外,厂区里很难在见到其他人,生产车间里机器都处于停止生产的状态,仓库里都积压着一些的豆油、豆粕。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某油脂企业负责人 南书全:“现在豆粕库存1500吨,豆油将近500吨左右,卖不出去。”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东鼎源油脂公司总经理 付智清:“现在都停产呢,工人的工资现在看都解决不了了,都存在这种问题,很多工人都已经流失了。”

  据了解,牡丹江是黑龙江省五个大豆压榨企业集中加工区之一,那么这里的停产状况是否具有代表性呢?其它地区的同类企业又是什么情况?随后,记者又赶到了哈尔滨继续进行调查,发现这里的大部分油脂企业也已经早早停产了。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某油脂企业 保安人员:“你们现在是什么情况?都停产了。停了多久?从四月底就开始了。那有通知什么时候开工吗?没有。”

  黑龙江省大豆协会副秘书长王小语:“黑龙江有将近100家油脂企业,目前超过半数的企业在停工停收。比去年同时期要严重得多。那么停工是否涉及大豆积压的问题?不涉及,目前,按照黑龙江总体来看,有一成左右的大豆还没有销售出去,未来合适的话,大豆都能出手。

  进口大豆量增价跌冲击巨大

  国产大豆压榨企业停产的情况以前也出现过,那这一次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它们再次大规模停产呢?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今年上半年我国进口大豆的不断增多加上低廉的价格,是此次国产大豆压榨企业再受到冲击的根本原因。接着看记者的报道 。

  在采访中,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进口大豆的冲击是国产大豆压榨企业处境艰难的原因。

  黑龙江省大豆协会副秘书长 王小语:“像类似于今年的停产状态,往年也出现过,今年主要原因还是进口大豆低价的冲击,尤其数量大价格低。“

  据中国海关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5、6两个月,进口大豆连续刷新了原来的月度进口纪录。5月进口大豆超过500万吨,6月为630万吨。上半年已累计进口大豆2590万吨,同比增长了17.2%。大豆到岸价则从每吨3800-3900元跌至目前的3400元 /吨左右。与国产大豆每吨3740元的收储价相比,国产大豆压榨企业在原料成本上就已经高出了几百元。

  黑龙江省龙江福粮油公司董事长 宋胜斌:“现在我们要加工豆粕,要卖到三千块钱才能够本,进口豆粕在沿海加工完了到黑龙江最低价都到2800了,豆油更是低,沿海都跌破7000了,那么黑龙江还在坚持7400元以上,这个价卖不动,如果卖低了就亏损。”

  一面是高企的原料成本,一面是低价豆油豆粕的冲击,双重夹击下的国产大豆压榨企业现在只能坐以待毙。

  黑龙江牡丹江市金源粮油公司总经理 李玉涛:“就看国家的政策,将来以后能不能有一些扶持的政策,再一点就是等,看以后价格有没有上涨。”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东鼎源油脂公司总经理 付智清:“现在没有办法,我们一点办法没有,现在企业一点招没有。”

  记者:“就这么等着?”

  付智清:“恩,只能等着。”

  龙江省大豆协会副秘书长 王小语:“从目前市场环境看,非常不乐观,如果没有国家进一步政策或国际市场价格不出现好的变化的话,那么停产的时间要更长,油脂加工企业,停工的面积要更大。”

  专家:黑龙江大豆十年内可能消失

  国产大豆压榨不赚钱,这种效应已经向上游传递,目前黑龙江地区的大豆种植面积正在逐年减少。记者在黑龙江调查时发现,原本随处可见的大豆地现在很多都已经变成了玉米地,有的地区大豆的种植面积还不到原来的三分之一。来看记者的报道。

  记者:“这里是牡丹江市的青梅村,我们在这里看到,农田里种的大部分都是玉米,只有零星的几处种着大豆,这部分面积还不足30%。当地的农民告诉我,由于最近两三年,大豆的种植效益比玉米低,他们已经把原本更适合种植大豆的坡地都改种了玉米。”

  记者:“村里这种情况多吗?”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铁岭镇青梅村村民 刘广玉:“多,你看,今年普遍都玉米多吧,今年都改成玉米了,以前种玉米的少种大豆得多。”

  大豆改种玉米是普遍情况吗?记者随后又来到五林镇进行调查,随机采访的十位村民都印证了此前记者的猜想。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五林镇四岗村村民:“以前豆子多,就这二年豆子少了,苞米多!”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五林镇四岗村村民:“ 现在玉米能比大豆多多少?得多一倍!”

  当地的农民告诉记者,与大豆相比,玉米不仅产量高出近三倍,而且最近两年的价格也在一路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五林镇四岗村 村民 史钟琛:“苞米产量高了,一亩地一千八九,两千来斤,黄豆能打多少啊!那钱呢?还是苞米多。一亩地能多多少?一亩地能多个二三百块钱吧!”

  昨天,黑龙江省农委公布了一组农情调查数据,今年黑龙江省高产粮食作物面积均创历史最高水平,其中,水稻面积突破4000万亩,玉米面积达到8000万亩,而大豆的种植面积只有6368万亩,较2009年的7060万亩,减少了692万亩,减少近10%。

  黑龙江省大豆协会副秘书长 王小语:“按照目前国际市场的冲击,假如没有进一步措施,可能不到十年的时间,黑龙江的大豆就会消失掉。”

  专家:短期靠动态补贴 长远靠提高亩产

  国家在近两年已经出台了一些保护豆农利益的政策,去年又是把部分压榨企业纳入了收储补贴名单,但是效果并不理想。那么国产大豆压寨企业的症结到底在哪里呢?为此,记者专门采访了黑龙江省农科院大豆专家刘忠堂,来看报道。

  刘忠堂是黑龙江省农科院的大豆专家,古稀之年的他从事大豆产业研究已经五十多年了。当记者问到如何改变国产大豆产业危局时,刘忠堂坦言,国产大豆单产低、效益差,要想与进口大豆竞争还需要政府扶持。他建议现在的补贴资金应该用在大豆整个产业链上,而不是其中的某一个环节。

  黑龙江省农科院大豆专家 刘忠堂:“建立两个价格体系,一个建立对豆农的保护体系,建立效益不低于玉米价格的价格体系;另外建立一个企业的原料的收购不高于进口大豆的价格体系。”

  刘忠堂希望通过建立这样的价格体系,来平衡国产大豆和进口大豆、大豆和玉米两者之间的价格差,从而保证大豆产业的竞争力。

  黑龙江省龙江福粮油公司董事长 宋胜斌:“油脂厂的收购不要订死价钱,应该有一个弹性的补贴。现在到港成本加上运费,加上CBOT(芝加哥商品交易所)价格是3300,国家收购农民假如今年给到3800,那就每吨差500块钱。这样就应该按500块钱进行补贴,如果CBOT涨到3600了,那差200,我们就希望补200就可以了,我们也不需要比进口大豆低,补贴更多,我们希望跟沿海的加工企业在同一起跑线上去竞争去。”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某油脂企业负责人 韩润泉:“现在主要的竞争对手就是进口豆,进口这块如果能达到动态补,如果能跟它补平补齐,企业可以做,我们成本绝对不比它高多少。” 

  这些经营者的建议本质都是国家补贴, 但补贴并非长久之计,刘忠堂表示从长远看,国产大豆发展的关键还是要提高亩产。

  黑龙江省农科院大豆专家 刘忠堂:“现在黑龙江省大豆亩产多年来平均是130公斤,世界平均160公斤,先进的国家平均是在180到190。一公顷就得差两三千块钱,所以我说,根本在提高单产。提高单产的主要途径第一个是要改变经营方式,实现规模化种植,还有需要品种,因为种子一直是增产的主要问题,品种好,产量自然就高了。”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