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July 24, 2010

开刀要讲“轻负高质”

  同样去医院做肿瘤切除手术,不同的医生,从诊断、给药到开刀,都有不同的习惯和方法,病人能直接体会到看病贵不贵,医生水平好不好。但以后去浙医一院看病、开刀,每位医生的用药、手术流程都一样了,不用担心医生开大处方或者手术不规范。这源于浙一推行的电子临床路径,已经有44种疾病有了规范化的流程。

  前天,在浙大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举办的院长高峰论坛上,电子临床路径得到省内外93家协作医院及网络医疗成员医院院长的肯定。

  到底什么是电子临床路径?浙医一院门诊办公室张珉解释说,临床路径实际上是美国最先提出的,当时是为了遏制医疗费用上涨。由专家针对某种疾病,提出诊断或治疗的标准,减少康复的延迟和资源的浪费,同时提高医疗质量、使患者获得最佳的服务。

  杭州张先生就是电子临床路径的受益者之一。张先生一个月前查出直肠癌,医生叫他尽快手术。

  在权衡了几家大医院后,他住进了浙医一院,经过评估后,医生把他纳入临床路径管理,首先医生向他讲述整个治疗流程,随后的2天,完成“病史询问、体格检查、辅助检查检验”等“术前评估、术前核对”,第3天张先生接受了“直肠肿瘤根治术”。

  按照临床路径“术后恢复”阶段的规定和提示,医生在术后的每一天都对张先生生命体征、切口情况、肛门排气情况、腹腔引流量、尿量、饮食情况进行密切的观察,开具医嘱,并在电子病历系统内予以详细的记录。

  经过术后6天的精心治疗,医院启动了“出院”阶段,经过评估,医生认为他达到了“无畏寒发热,无腹痛腹胀,进半流质饮食,肛门排气排便畅,盆腔引流管及导尿管拔除,切口愈合趋势佳”的出院标准,予以出院。

  张珉说,临床路径给医生们戴了个“紧箍咒”,不能随意开大处方、随意进行尝试性治疗。

  电子版临床路径在国内属于首创,是卫生部临床路径技术审核专家委员会首席专家、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一院李兰娟院士带领下开始研究的,这一电子版临床路径还将经卫生部向全国推广。

  本报通讯员 王其玲 本报记者 王蕊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