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July 17, 2010

运城市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基本实现全覆盖

  “两委”活动阵地 党员议事场所 群众致富平台

  本报讯 (记者管喻 李宁波 通讯员 乔柏陶)一座座高标准、多功能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拔地而起,成为河东大地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一次次让群众说了算的村务议事会,让民主管理之风蔚然形成;一件件致富项目和发展规划已经或正在确定,新农村建设的步伐矫健有力。2009年以来,经过运城市各级党组织的共同努力,截至6月30日,全市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基本实现了全覆盖,不仅使农村基层党的活动经常化、制度化,而且成为推动社会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主阵地。

  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是农村党员干部开展学习、工作及其活动的主要阵地,也是一个平时为村民提供文化、教育、娱乐等公益性服务的重要场所。由于历史原因,截至2009年初,全市仍有792个村没有活动场所,有281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急需修缮维护。“公章随身带,办公靠膝盖。”这种状况制约了部分村级组织正常开展活动。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在党员远程教育、科技知识培训、致富信息交流方面,都迫切需要一个场所和平台。为彻底改变这一局面,按照省委的安排部署,去年11月份,运城市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攻坚战迅速打响。

  运城市把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全覆盖作为全市“六个全覆盖”重点工作之一,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全覆盖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形成了市县党委高度重视、各有关部门和乡村基层组织齐抓共建的领导格局。市委还把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纳入科学考核评价领导干部工作内容,并与各县(市、区)委书记、组织部长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全市坚持时间服从质量原则,严把重点环节监管,通过科学规划选址、严格备料施工、强化工程监理、细化建设标准、加强督促检查、规范设施配套等措施,保证了建设进度、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虽然市县财政先后拨付2955.8万元用于工程建设,但因多数村集体经济薄弱,资金仍有缺口。因此,许多村不等不靠,通过企业和个人捐款、乡村自筹、县直部门帮扶、党员义务投工等办法解决资金不足问题,大大加快了阵地建设的步伐。

  建设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最根本的目的是发挥阵地的功能和作用。运城市在每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配套了办公设施、电教设备、报刊杂志等硬件,做到党的知识上墙、民主议事制度上墙、“四议两公开”工作流程上墙、党员亮相牌上墙、村级组织情况上墙、经济发展规划上墙等,确保了“三会一课”制度的正常开展。活动场所也是传播科技知识和致富信息的殿堂,丰富文化生活的“精神园地”。永济市蒲州镇西闫村改建的活动场所院里,每周一、三、五晚上都通过党员远程教育网络播放电影、蒲剧及核桃、芦笋等农作物种植技术。闻喜县薛店镇岳原村在新村部通过村民民主决策,成立了黄芩专业合作社,确定了种植黄芩、远志等中草药致富的发展思路。目前该村已种植黄芩、远志2000余亩,预计年底人均增收1200余元。平陆县圣人涧镇槐下村的马建设,去年种植苹果10亩,往年每公斤只卖到1.6元,他学习和采用苹果“纸加膜”双套袋技术后,每公斤卖到4.5元以上。他和许多农民一样,现在是活动场所的“常客”。如今,一面面高高飘扬的党旗已将运城市广大农村党员群众的心紧紧凝结在了一起,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已成为人人欢迎的“农村党员之家”“农民群众之家”。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