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July 17, 2010

暑假里的甜蜜事业

  ■本期策划:暑假里,要不要上那些“班”

  □甘恬

  “只要做了别让我洗碗我就蛮有幸福的味道了”,站在我身旁的男生嘟哝了一句,马上遭到身边太太的一个白眼。一切准备就绪之后,大家开始制作蛋糕。这个美味的过程很难忍住不“偷工加料”,偷工是因为在制作蛋糕胚的过程中要一层一层铺上浸过咖啡的手指饼干和芝士糊,而手指饼干的吸水性非常强,一不小心就会浸的时间太长,导致整根饼干都变水水的不合格,只好自行吃掉。而吃得多了自然料就不足,只能不停地“加料”。就这样一层芝士糊,一层手指饼地铺好,如此重复,直至铺满整个模具。就在大家都在低头忙碌的时候,忽然后排有一位阿姨焦急地举手示意老师。原来她之前并未想到甜点的容器都应该小而精致,带了一个又深又阔的搪瓷茶缸来做提拉米苏,导致原料都用完了,才浅浅地铺住底部。老师见状笑称:“这位同学看来是想要做出我们所有人份的提拉米苏,所以带了家里炖蛋的碗呢!”大家都笑着安慰她,就算做出来的提拉米苏扁成“提拉米饼”,也无碍美味呀!

  一通忙活以后,大家肚子都被手指饼干和芝士糊垫了底。装在不同容器里的蛋糕被封上保鲜膜,放入了冰柜冷藏。据说理论上应该冷藏八小时,不过鉴于时间关系就用速效冷冻法放置一小时左右,之后取出,筛上一层厚厚的可可粉就大功告成了。面对自己的作品,我却发现学员们显现出两派截然不同的态度:年轻人(包括较为年轻的夫妇组合)大都喜不自禁,纷纷掏出相机手机拍照留影后大口品尝,而上了年纪的中年阿姨们,或是奋笔疾书写下制作要点,或是追着老师继续询问,更多的则小心翼翼地将提拉米苏装好,准备带回去与家人分享。老师见状在一旁温馨提醒:“阿姨,提拉米苏要冷藏,这样带回去也会融化,样子不好看,口感也有差异了。”那位阿姨学员则粲然一笑,骄傲地说:“没事!我自己做的,带回去给老伴尝尝新鲜,他一辈子没吃过什么提拉酥,也算是分享我的甜蜜事业吧!”

  夏天和别的季节不同,因为有整整两个月都被悠长的暑假占满。而暑假总是和玩乐、冷饮、冰镇西瓜、漫长午睡连在一起,就像日本漫画家安达充笔下的场景,永远是湛蓝的天幕和棉花糖云朵、放学后的球场、汗水与青春。眷恋夏天的人多少都有些校园情结,明明是早已过了放暑假的年纪,三伏天也免不了满身大汗地打卡上班,还是想要共襄盛举一下。于是在家长们忙着为孩子挑选暑期培训班的热潮中,我也蠢蠢欲动地想要凑暑假的热闹,利用周末的休息日报名参加一个培训班,回归学生时代。冠冕堂皇地称之为充电,其实单凭能够坐回教室听课这一点,已经足够让我这个无聊无趣的上班族神往了。

  既然要学,自然首选学生时代课本里没教过的东西。才艺训练难持久,语言考试压力大。考虑再三,我决定报名“看上去很美”的法式甜点DIY培训班。对于爱吃甜点的我来说,钻研这样一项业余爱好也算是实至名归。况且炎炎夏日,能够在浪漫的气氛里学习精致甜蜜的艺术,既怡情于美食又寓教于乐,岂不完美!

  我参加的甜点培训班位于某社区旁边的一幢大厦里。学费两千元,十节课,每次两小时。入门级的课程安排加上简单的几样范例操作,与其说是甜点制作DIY,不如说是主要了解甜点文化。这样的主题,原以为来上课的同学大多是年轻新潮的都市MM,或者有钱有闲的时尚主妇。然而迈入教室的那一刻,我简直怀疑自己走错地方——教室里近三分之一都是中年妇女,且看起来既不时尚也不新潮,有些甚至明显是刚从菜市场回来,提包的拉链边缘还夹着一把空心菜!

  除了“师奶军团”,学员中还有好几对夫妻档,看起来都是四十岁以下,多半是居家打扮。难道现如今,甜点的风潮已经席卷到中老年阶层?我一边满腹狐疑,台上的老师已经开始发言了:“首先我们要来欢迎今天的新同学,我知道在座的不少阿姨是在社区办理了免费的培训名额所以来上课的,感谢大家的积极参与,希望甜点制作课程能让大家在开心中有所收获!”

  原来如此,我在恍然大悟的同时心里也着实羡慕了一下这些免费参与的中年阿姨们。不过免费课程……怕只是闲着无聊来省钱吹冷气的吧?老师讲的这些甜点历史、用餐礼仪,对她们来说会不会就是听天书呢?我偷偷扭头四顾,却发现每个人都很专心,有的还双手紧握餐具比划,脸上表情严肃得像是要拿钢叉去械斗。“大家注意了,西式甜点主要分小点心、蛋糕、起酥、混酥和气古五类。在吃甜点时有礼仪讲究。如吃冰淇淋一般使用小勺,当冰淇淋和蛋糕或馅饼一起吃,或作为主餐的一部分时,要用甜点叉和甜点勺来吃。吃水果馅饼通常要使用叉子。如果主人为你提供一把叉子和一把甜点勺的话,那么就用叉子固定馅饼,用勺挖着吃。如果馅饼是带冰淇淋的,那么叉和勺都要使用。如果吃的是奶油馅饼,最好用叉而不要用手,以防止馅料从另一头漏出。吃炖制水果要使用勺子,可以用叉子来稳住大块水果,要把樱桃、梅干、果脯的核体面地吐到勺里……”老师正一会刀一会叉讲得人昏头,台下有位陪妻子来上课的先生不算很小声地嘟囔道:“管他怎么吃,吃进肚子里不就好了。”身边的同学吃吃窃笑,老师也笑着说:“每种方式确实都为了吃进肚子,就和吃每种食物都为了满足口腹之欲一样。可如果不是对生活有追求,就不会有我们一起来研究甜点的缘分了,大家都在家啃馒头了!”

  A

  在笑声中,我们开始了基本的工具和材料辨识。主妇们显得个个都很有经验,不仅对打蛋器的大小型号及不同功用热烈讨论,甚至还提出为什么不能用橄榄油和色拉油代替黄油。虽然是有些让人哭笑不得,倒也觉得原来这些阿姨们并不是退休跑来吹冷气,是真的有在学习呢。而最初有些心急的我,也渐渐耐下性子,听老师讲述甜点背后的动人故事。

  我们学习制作的第一款甜点,就是著名的提拉米苏。而对于这个名字的由来,大家却都不知道。提拉米苏来源于意大利,意文叫做“Tiramisu”,据说在意文里,“Tira”是“提、拉”之意,“Mi”是“我”,“Su”是“向上”,大抵相当于英文的“pick me up”、“带我走”的意思。相传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年轻的意大利士兵要出征了,深爱他的妻子来不及烤制干粮,便把家里所有的饼干、面包混合了鸡蛋、可可粉粗陋地做了一个点心,就是提拉米苏。当征战在外的士兵吃到提拉米苏,就会想起家,想起心爱的人……

  提拉米苏就如同中餐里的蛋炒饭,是简单基础却很考验功夫的一道题。小小一块提拉米苏,需要的材料就有Mascarpone芝士、淡奶油、手指饼干、咖啡酒、可可粉、鸡蛋、鱼胶片等近十种。而在第一步分离蛋清与蛋黄时,我就弄到手忙脚乱,不知所措。不是蛋壳掉进碗里,就是混合在一起分不出来。老师说,分离好的蛋清里绝对不能掺杂蛋黄,也不能有水或者油,否则会影响打发。看看四周,还是主妇阿姨们显得比较纯熟,前来“陪读”的丈夫们也几乎都是立正站好,一边挨妻子的白眼一边乖乖跟着学。接下来打蛋是个力气活,如果没有电动打蛋器,纯手工操作可是很容易让手臂发酸。我依照用量,挖出25g左右的白糖准备加入蛋清里,心中暗自吃惊:难怪甜点那么容易发胖,含糖含脂量真是高得惊人!

  除了蛋液要打发到发泡,100毫升左右的淡奶油也要打发到基本呈现粘稠状,用打蛋器沾一些提起来,不会像牙膏沫一样露尖就可以了。而看似简单的处理鱼胶片、冲调咖啡、制作芝士糊这些配料,都需要细微末节的用心。正如老师所说:“甜点最重要的原料就是心意,带着满满的爱精心做出来的甜点才会吃出幸福的味道。”

  B

  C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