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December 17, 2010

卫生部制定并出台《性早熟诊疗指南(试行)》

      新华社北京12月17日电 为科学、规范地做好性早熟诊疗工作,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卫生部制定了《性早熟诊疗指南(试行)》。

      指南中明确,性早熟是指男童在9岁前,女童在8岁前呈现第二性征。按发病机理和临床表现分为中枢性(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依赖性)性早熟和外周性(非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依赖性)性早熟,以往分别称真性性早熟和假性性早熟。

      外周性性早熟是缘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体内性甾体激素升高至青春期水平,故只有第二性征的早现,不具有完整的性发育程序性过程。

      指南中指出,中枢性性早熟的治疗目标是抑制过早或过快的性发育,防止或缓释患儿或家长因性早熟所致的相关的社会或心理问题(如早初潮);改善因骨龄提前而减损的成年身高也是重要的目标。但并非所有的中枢性性早熟都需要治疗。如性成熟进程缓慢而对成年身高影响不明显的;骨龄虽提前,但身高生长速度亦快,预测成年身高不受损的,可暂不治疗,但需进行定期复查和评估,调整治疗方案。

      单纯性乳房早发育多呈自限病程,一般不需药物治疗,但指南中强调要定期随访,小部分患儿可能转化为中枢性性早熟,尤其在4岁以后起病者。

      对于外周性性早熟,指南中明确,要按不同病因分别处理,如各类肿瘤的手术治疗,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予以皮质醇替代治疗等。

      此外,指南中还就性早熟的病因、临床表现和诊断依据、诊断流程和辅助检查等做了详细介绍。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