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席评论 徐迅雷
关注南京梧桐树的新浪微博,已达31万多条。陆川、黄健翔等名人也在微博上大声疾呼,拯救南京的绿色。这也是一种民意,应验了早年一句名诗:请举起森林一般的手,制止!
因修建地铁三号线,包括法国梧桐在内约600棵行道树要被拿掉。市民不舍,给系上一根根绿丝带。官方回应表示将优化设计方案,保护大树。
二十多年前一个秋天我去过南京,南京留给我最深印象的是中山陵的石台阶以及高大的行道树。那些打1925年起就生活在南京的树,比一般市民岁数都要大。树,长到一定的分上,就成了古树名木,就成了文化,那是“物质+文化”的遗产,长在哪里都是哪里的宝(我甚至想用“国宝”二字)。
许多东西可以重建,但自然和文化遗产无法再生。美丽的济南老火车站,始建于1904年,是德国著名建筑师赫尔曼·菲舍尔设计的一座哥特式建筑群落,是世界上最美丽的火车站之一,登上清华、同济的建筑教科书。1992年在市民和学者的强烈反对声中,济南市和铁路部门强行拆掉了老车站。赫尔曼·菲舍尔的儿子曾每年带专家来济南免费检修,但火车站却被强拆了,他愤怒而伤心地离开济南,发誓从此不再来济南。
对每个地方来讲,自然遗产、文化遗存,才是真正的无价之宝。但为建设政绩,一些人往往不顾那些“老东西”。很多年以后才明白搞错了,把最值钱、最宝贵的东西毁了。
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真正认识到其价值,从而没能产生一种基本的敬畏感。因受贿683万在2008年被判死缓的南京市前书记王武龙,热衷于砍树亮灯,被称为“砍树书记”;他老兄早年毕业于南京林学院,被戏称为“砍伐系毕业的”。他们肯定晓得中山陵石台阶的文化价值,不敢把那石台阶也给拆了。哪一天他们认识到一棵古树如同一级石阶,那就是古树们之幸了。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