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July 15, 2010

明代沉船南澳I号所载文物基本打捞完毕

明代沉船南澳I号所载文物基本打捞完毕
  资料图:6月10日上午,在“南澳Ⅰ号”的打捞船“南天顺”号上,考古队员在出水的一个陶罐里发现淤泥夹杂着一些颗粒状的物品,根据以往的经验,考古人员怀疑是有机质物品,将经过科学化验后进行确认。记者 陈妍 摄

  记者15日从“南澳Ⅰ号”水下考古队获悉,预计到本月20日,“南澳Ⅰ号”的船载文物将基本打捞完毕,水下考古队将撤离打捞现场。明年的水下考古方案有待今年度的工作完成后再进行梳理、总结,并结合明年的气象预测再研究制订。已打捞上来的文物也将随船运回广州,交由广东省博物馆进行保护处理。

  据介绍,今年汕头“南澳I号”水下考古共出水各类文物1万多件。据统计,截至7月9日,汕头“南澳I号”水下考古工作中共出水各类文物10241件。其中瓷器9711件,陶器131件,金属器100件(不含铜钱)。出水瓷器中盘类占44.4%,碗类占34.3%,瓷罐占8.8%,杯、碟、盒类共占9.2%。随着台风季节临近,持续了3个多月的打捞工作即将告一段落。

  汕头“南澳I号”水下考古队队长崔勇表示,通过3个多月的考古工作,已经基本了解并掌握沉船和货物的情况。船体的规模和发掘的难度都比预期的大,船体结构也比预料的复杂。已发现的桅座位于发掘基线19米处的东侧,可视船体长35米、宽8米。考古队同时发现,古沉船船体向东南倾斜了10度,沉船船体的保存状况可能不如预想的完整。

  据了解,已打捞上来的这批文物将由打捞船运回广州,交由广东省博物馆作脱盐等进一步处理,部分将运回南澳展出。

  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汕头“南澳I号”考古现场领队孙键表示,目前已完成本工作季古沉船的拍摄、绘图工作,打捞的舱位已开始着手回填,重新用泥沙将沉船及文物覆盖住,目的是保护好这些文物,同时也防止被盗捞。台风季节即将来临,计划在明年再对一些凝结物进行打捞。(李怡青 陈妍)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