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September 7, 2010

白云城区成功申报“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中广网贵阳9月8日消息(记者王贵山 曾孟达)9月7日,记者从来白云区获悉,该区日前与北京市石景山区、河北平泉县等全国十个区、县、市一同被批准成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至此,贵州省在建国家级可持续发展试验区已增加到4个。

  据介绍,在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中,白云区将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节能减排,建设生态白云”为主题,以科技创新为动力,通过发展新材料、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和企业技术改造,推动白云区又快又好、更快更好的走上经济发展、城市繁荣、和谐美好、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白云区是1992年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省级经济开发区,位于贵州省会贵阳市中心发展区域,是国务院确定的“黔中产业带”和“南、贵、昆经济带”的核心区域,是贵阳市的六个市辖区和新规划建设的城市中心区之一,2008年入选全省首批可持续发展试验区,是全国最大的铝工业基地和全省最重要的新材料建设基地。

  十年奋斗,白云城区“破茧成蝶”实现“三大转变”

  一是由郊区向省会中心城区的转变,在《贵阳城市经济圈“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正式将白云区纳入了省会中心城区范围,明确与金阳连片发展。二是由工矿区向生态文明城区的转变,近年来,白云区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做到经济竞争力同步提升,大力实施“蓝天、碧水、绿地、宁静”等工程,着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全力推进生态白云建设。三是“风筝之乡”向“两个新城”的转变,“两个新城”(现代化的生态都市新城和现代化的生态科技新城)从2000年以来,白云通过实施“会展活动”战略,获得“中国西部风筝放飞之乡”的称号,极大地提升了人气和商气,促进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和城市形象的提升。

  十年艰辛,白云经济实现“三大跨越”

  一是从“传统工业”向“新型工业”的跨越,工业是白云经济的命脉,近十年来,在全区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一直保持在60%以上。白云区始终坚持以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为主线,快速提高传统工业的科技水平,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有效促进了“传统工业”向“新型工业”的跨越。二是从“弱势三产”向“活力三产”的跨越,白云区立足于区位优势和发展机遇,致力于现代化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结构提升,进一步促进商贸、餐饮等传统服务业的发展,加快现代金融、数字、信息、创意、物流、文化等新兴服务的进步。三是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跨越,白云区牢牢把握农村改革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突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协调发展。始终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以规划定位为切入,推动农业布局分散向资源整合转变;以园区基地为切入,推动粗放农业向标准化农业转变;以“三型”(都市型、生态型和观光型)农业为切入,推动传统农业向品牌农业转变。

  十年创业,白云民生实现“三大突破”

  一是在资金投入上实现重大突破,白云区一直坚持对民生财政支出优先原则,近十年来,白云区累计投入达16.3亿元,占全区支出的60%以上。二是在构建“民生保障网”上实现重大突破,坚持尽可能干、快干、把有限的资源用在刀刃上,积极织就一张教育、医疗卫生、就业、社会保障、交通出行、住房、社会治安等较为健全的“民生保障网”。三是在长效措施上实现重大突破。白云区坚持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最迫切的问题入手,进一步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长效机制,促进富民惠民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

  此外,白云区还致力于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建设,积极探索,与时俱进地推进党建工作,使白云区的建设成效明显,特色突出。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