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红× 更有温馨话语取代它 追踪
对于泸州七中倡议,老师批改作业尽量用“?”替代惯常的红×,成都一些学校表示,他们早就在采取类似做法。不过,也有部分学校和老师对此并不赞同,认为完全不打“×”太过于绝对,实质并未改变。
成都外国语学校
错的可以用其他符号表示
“几年前,我们就建议老师对学生多采用鼓励性的评价。”成都外国语学校副校长龚智发介绍,成外作业批改有几种方式,对的一律打√。错的可以用其他符号表示,比如画横线、三角;也可以在错的地方用语言标注提示,比如在错别字旁画一个方框,让学生自己去查找正确答案,一些简单的题还可以直接把正确答案写在旁边。成外学生的作业本分为3个部分,有做作业、更正、评价的专门位置,评价只有优、良两个等级,良以下的不写出来,学生自然知道自己没有达到标准。对于情况特别欠佳的学生,成外提倡“面批面改”,老师和学生一起把有问题的题目做一遍,当面告诉学生错在哪里,怎么修改。
龚智发认为,√和×是两种完全相反的符号,把结果明确对立起来,特别是当老师看到太多错题很生气的时候,把×打得特别大,“触目惊心”。他觉得在试卷或作业中最好“?”也少用,因为“?”和×的形态都太过明确,要换成更为柔和的符号,做作业并不是目的,更重要的是唤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草堂小学
尽量避免直接说“错”字
据成都商报记者调查,成都师范银都小学、双庆小学等学校也表示不会直接给学生打×。草堂小学校长蓝继红说,除了作业,学生在回答问题时,老师也尽量避免直接说“错”字,而是换个说法,让学生听其他同学的看法。或者请学生再思考一下,并肯定学生思维的角度等。双林小学不但有错的不打×,而且在学生改正后,会给学生打上“优”或“A”,如果书写工整还能“加星”。该校数学老师丁晶说,即使错了但卷面整洁,也会说“书写工整”。
成华区教育局教育一科科长宿强表示,成华区十年前就鼓励学校对学生多用启发性的评价,少用判断式。“用横线标出错误点,让学生引起重视,‘?’可以引导学生再想一下。”老师评价不是简单地评判对错,而是要促进学生思考。一些学校还使用了很多有创意的评价方式,比如在小学低年级可以画笑脸、画大拇指,这种回答虽然不明确,但对孩子是一种肯定。老师要在错误之外发现学生另一面的优点,引导鼓励学生。
龙江路小学
应该体现错误时就可以打×
不过也有一些学校对此持有不同看法。龙江路小学南区办公室主任刘刚说,学校没有特别在符号上进行区分,有疑问的就用“?”,要重点注意的就画横线,错了也会打×。根据不同科目的特点,使用√和×也有不同,比如数学方面打×的情况更多,语文一般不打。
刘刚认为,学校更重视学生更正的过程,应该体现错误的时候就可以打×,学生能够很清楚他的错误在哪里,改错更及时有效。但他也表示这些方法还可以探讨。
一些持不同意见的学校认为,批改作业是为了让学生把错误改正过来,老师需要打√×,但并不是简单地打,还要有批注,告诉学生错在哪里。“√和×只是一个符号。”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老师说,当×被“?”代替后,学生看到“?”的感觉慢慢就会和看到×一样,再换成其他符号也同样,形式变了,实质并没有改变。
成都商报记者 蓝婧
他山之石
英国老师:打不打×视科目而定
来东北财经大学执教之前,Bob是英国一名中学教师。他表示,是否在学生作业上面打×,英国老师们也很纠结。
Bob介绍,他在英国教书时,老师会在作业上打×。但也有人建议改变这种状况。他个人觉得,打不打×,这应该视科目而定,“因为,有的科目确实是没有绝对的对或者错。”
曾在英国大学中执教近20年的川大教授赵毅衡介绍:“我一直在大学任教,对于中小学老师如何批改作业,不是特别熟悉。给我留下印象的是,老师们的批语特别长,语句甚至很夸张。经常看到的字眼是‘有意思’、‘太棒了’、‘美极了’。这些夸张的语句后面,还有大大的惊叹号。看起来,就有点类似于现在网上流行的‘咆哮体’。说到底,这正是对对方的一种鼓励教育。目前的中小学教育,我认为,确实需要这种鼓励。”
专家观点
符号学专家:
“?”体现师生学术探索的平等
对于批改作业用“?”替代红×,四川大学教授、符号学专家赵毅衡表示,“?”既指出了学生错误,同时也强调了学生和老师在学术探索上的平等。少了红×没啥不好。“我就是这样做的。”
泸州七中副校长李强介绍,在学校发出倡议前,已有不少老师在批改作业时,进行类似尝试,“尽量不在学生作业本上打红×”。学校提出打造“绿色课堂”时,有部分初三老师提出,应该将尽量少打红×的做法,贯穿进去。“经过讨论,大家觉得这意见不错,学校就采纳了。除了尽量用‘?’替代红×,还要求老师多用温馨性评语批改作业,激励学生你追我赶。”
“在作业批改上,我也有一套专门的符号系统。只不过,我的这套符号主要针对的是硕士生、博士生,但和这些中学老师的做法,有异曲同工之妙。”赵毅衡介绍,“如果同学们作业完成得特别好,我会用‘√√’标注。如果只是做对,我则会标注‘√’。作业可能存在一定问题,我会在‘√’上面加一小点,意思是说,你的回答也有一定道理,但我很难全部赞同。如果作业确实存在问题,我就标注一个‘?’,意思是需要商榷和进一步沟通。×这个符号,已被我完全抛弃不用了。当然,这可能和大学文科学科特点也有一定关系。”
赵毅衡认为:“‘√√××’直指非常明确,就是指向对和错。用一个“?”,也包含有错误这一外延,但内涵却丰富许多。×和‘?’,暗示的内涵是不一样的。‘?’带有可商榷的意味。和×相比,‘?’体现出老师与学生地位上的平等。用‘?’,既照顾了直指(不指出错误,这是老师失职),又照顾了内涵(强调老师与学生在学术探索前是平等的)。因此,我非常赞同中学老师批改作业上的这种改变。”
“√√××”的故事
老师道了歉 红×却抹不掉
虽然目前已是泸县某单位一名政府工作人员,但田时琴表示,初三时,老师给的一个红×,仍让她记忆犹新。“最后,还流了泪!”
田时琴回忆:“本来做对了,但老师给了一个×。为了纠正这个×,我连续到办公室找了4次老师。最后一次,是哭着过去的。后来老师也承认,确实这个×给得不对,还给我道了歉。但那个×依然还保留在试卷上,再也无法抹去。”
不打× 自创符号批改作业
绵阳师院毕业的庞敏曾在绵阳先锋路小学当过实习老师。“因为一直以来,×都很让自己受伤。有机会给别人批改作业,我也坚决不打×。”庞敏说,当时批改学生作业,自己创造了一套符号,“包括五角星、小红旗等。每个符号都有特定含义。但就是不打×。我发现,周围也有其他老师在这样做。”
读者声音
有人曾受红×伤 有人持异议
昨日,共有十余位市民打来热线,讲述有关“√√××”的事。除两位市民对“?”替代红×提出异议,绝大多数市民都表示,红×曾让自己很受伤。
市民王春梅表示:“红×感觉伤自尊。特别是那种特别大的红×。”市民田时琴则表示,她一般很少会得×,“但一得×,都挺大。我希望,老师即使打×,也把×打小点,没必要太夸张。”市民肖开容表示,自己非常赞同用“?”替代红×,“既能给学生带来思考,也不会带来挫败感。”
但市民陶燕表示,多给一些肯定和表扬,少一些批评和否定这确实无可厚非。“但一味地表扬,也会让学生以后承挫能力减小。批评不是关键,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老师批评的方式和语气。”市民赵丽娟认为:“我觉得现在的赏识教育有点过。老师光说好的,孩子的成绩却一个劲下降。”
成都商报记者 张柄尧
泸州新闻热线:13309087709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