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派记者 曹刚
18名上海“驴友”12日下午在黄山风景区未开发区域迷路,13日凌晨全部获救。上海市人民政府向黄山市委市政府、黄山风景区管委会党委发出了感谢信,感谢黄山市组织230多人搜救,安全救出全部被困者。
在千里之外的上海,也有许多陌生人牵挂着18个年轻人的安危。从12日19时10分接到上海市民报警,到次日2时37分18人获救,苏浙皖沪公安机关区域警务合作机制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报记者昨天跟随上海市公安局工作组赶赴黄山,探寻沪皖警方联动背后的故事。
12月12日晚上7时10分
接到市民报警
12月12日晚上7时10分,上海市公安局指挥中心接到一名市民报警,称其下午5时30分收到外甥求救信息,在安徽黄山迷路。短信内容为:“救命,有18人,GPS定位地点在安徽黄山,东经30度07分696秒,北纬118度11分694秒。”
今年11月1日,苏浙皖沪公安机关区域警务合作在上海签约。依托区域警务合作机制,沪皖两地立即联动。接警单从上海迅速传真到安徽省公安厅指挥中心。“我们很快得到安徽警方的回复,黄山市公安局指挥中心也接到了一起类似报警。”上海市公安局指挥中心指挥长王勇说,“两地连续报警两次,说明情况可能非常紧急。”
此时,在黄山风景区云谷寺一号区域不知名的峻岭深处,18个上海“驴友”被困已超过2小时,凄风冷雨中,他们苦苦等待救援。
领队侯盼4年前毕业于复旦大学,是此次户外探险活动的召集人。他介绍,队伍11日从黄山黄帝源出发,徒步经通天塘,扎营露宿后,于12日向翡翠谷方向行进。下午,雨大、雾浓,能见度特别低。“下午4时30分,我们在离云谷寺约1500米的峡谷里转错方向,迷路了。”
资深“驴友”侯盼2009年5月曾走过这条路线。“但这次天气太恶劣,GPS又不小心掉到水里失了效。”为避免更多未知的危险,探险队决定停步,搭起4顶帐篷,就地扎营。出发前,队员人手拿到一份注意事项:山上温度很低,还可能下雪,注意保暖,羽绒服和保温杯有帮助;路滑,注意穿防滑鞋;爬山时戴手套;少带装备,男生不超过18公斤,女生不超过14公斤;带白酒,有助于抗寒。
12日晚上9时50分
上海民警出发
接警2小时40分钟后,来自上海市公安局的两支救援队几乎同时出发,赶赴救援现场。其中一支队伍由多名专业技术人员组成,携带卫星定位装备,需要驱车五六个小时才能到达黄山。“上山搜救之前,定位至关重要,否则盲目前进,好像无头苍蝇。”王勇说。
另一支队伍从黄山脚下的茶林场出发,由上海市公安局农场分局黄山派出所3名民警组成。他们到黄山风景区约20公里路程,是当天最早赶到现场的上海民警。自从1965年10月起,黄山茶林场便由上海市管理。沪皖两地启动区域警务合作,农场分局成了两地公安部门联动的重要纽带。
在后方,王勇和指挥中心所有值班民警争分夺秒,与安徽警方、复旦校方不间断联系。他们虽与黄山搜救一线相隔千里,但对18个上海“驴友”的牵挂与担忧,并无分别。
在2小时40分钟里,沪皖两地公安部门主要负责人互通电话,请求安徽警方全力协助搜救;武警上海总队接到命令,与武警安徽总队联系,随时准备增援;上海市公安局要求警务航空队判断起飞条件,随时待命,飞赴黄山展开空中搜救;要求文化保卫分局与复旦大学联系,尽快核查学生身份和联系方式。
此时,天气越来越冷,在人迹罕至的偏僻峡谷里,侯盼和队员们不知道,沪皖两地有多少陌生人正为寻找自己而彻夜难眠。他们也在用实际行动回应——18个人团结在一起,运用生存技能,共同抵御饥寒。
雨夜中,寒冷是最大敌人,这些年轻人尽可能保持清醒头脑。“觉得帐篷和睡袋挡不住了,大家就抱团取暖,围成两圈,男生在外圈,女生在里圈。”侯盼回忆。
12日夜里11时10分
被困人员确定
接警4小时后,18名被困人员的名单和联系方式搜集到位。几个看似简单的名字和电话号码,来之不易。
“在沪皖区域警务合作的过程中,我们上海警方配合搜救的重中之重,就是要尽快确定被困人员的名单和联系方式,及时提供给安徽警方。”王勇介绍,名单作用有二。
一方面,争取通过电话号码找到被困人员。一拿到名单,上海市公安局指挥中心的值班民警就开始不间断地尝试联系。“给18个人打一圈电话,再发一圈短信,重复一遍又一遍。”可惜信号受阻,反复拨打,始终不通。
另一方面,即便不能直接联系到人,至少可以了解被困人员的基本结构,判断搜救形势。“比如年龄结构,年龄太大体力不足,太年轻又缺乏户外活动经验;又如性别结构,在环境恶劣的野外,男性的生存能力相对更强。”王勇介绍,在18人中,本科低年级学生约占1/3,女队员有8人。
为了获取名单,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陈立民和学生工作部部长许玫连夜赶到学校,发动全校300多名辅导员集体行动,排查各寝室,耗时约一个半小时,确定10名在校生名单。“我们了解到多名学生是复旦大学登山探险协会成员,通过负责学生社团工作的团委,获得了更详细的18人名单,包括其他4名复旦校友和4名校外人员。”许玫介绍,尽管名单里有8人用的是网名,但都留了电话号码,很有价值。
13日凌晨2时37分
“驴友”全部获救
距离接警时间已过去7个半小时,13日凌晨2时37分,18个年轻人在寒风中听到了第一声呼唤。参与救援的黄山风景区消防中队队长李云祥介绍,第一搜救分队一名19岁的消防队员首先发现了峡谷中的一点亮光,立刻喊话:“下面有人吗?听到请回答。”很快得到了回应。
此前,安徽警方通过被困人员最后一次通话的手机定位及被困人员自报的经纬度,基本确定方位。迅速调集公安、消防、武警、园林等部门230多人,组成多支搜救分队赶赴现场。12日晚上9时左右,搜救队分批出发,冒雨展开地毯式搜索。
搜救过程中,沪皖两地的联动从未停止。夜里11时30分,农场分局黄山派出所民警刘峰将上海传真来的被困人员名单送到黄山云谷寺的搜救临时指挥部;13日凌晨2时24分,刘峰向上海警方报告,找到了被困者的包车司机;2时40分,刘峰报告:18人找到,全部安全,已由20多名搜救队员连夜护送下山。
好消息传到上海市公安局指挥中心,王勇却无暇放松。“找到人只是第一步,在转移到安全地带之前,大家的心都悬着,没人睡得着。”两地指挥中心的联系持续到天亮——昨天上午7时左右,指挥中心接到救援队报告,约2小时后安全出山;10时许,18人回到宾馆,喝上了姜汤、热茶,并接受体检,健康状况正常;下午5时30分,18人启程回沪。“只有当所有人安全抵达上海,我们这次的沪皖联合搜救任务才算告一段落。”王勇说。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