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2月14日电(记者 刘敏 明金维 邓华宁)刚刚落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认为,明年世界经济形势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世界经济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世界经济结构进入调整期;世界经济治理机制进入变革期;创新和产业转型处于孕育期;新兴市场国家力量步入上升期。
此前几天,联合国发布《2011年世界经济形势展望》指出,世界经济明年面临的主要不确定性和风险仍根植于发达国家,并将通过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渠道影响发展中国家的增长与稳定。
站在“十二五”的门槛上,身处牵一发动全局的世界经济格局中,我国如何准确把握世界趋势应对复杂局面?面对全新机遇与挑战,我们又怎样立足国内危中求机?
流动性泛滥冲击新兴市场 稳健货币政策应对通胀
继11月初宣布新一轮总额6000亿美元的量化宽松计划之后,美联储主席伯南克近日表态不排除第三轮量化宽松的可能性,为世界经济前景再添隐忧。
2010年,“美元贬值、量化宽松”成为年度经济关键词之一。多国超发货币导致国际资本市场流动性泛滥,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大量投机性资金加速流入新兴市场国家,给世界经济复苏、金融稳定、经济安全带来挑战。
“热钱流入不仅催生资产泡沫、加大通货膨胀预期,还将增大我国宏观调控难度。” 中国科学院金融所金融市场室主任曹红辉说。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美元货币宽松进一步扩大趋势愈加明显,新兴经济体未来面临的输入性通胀压力不可小觑。数据显示,当前流入新兴经济体的热钱规模和数量均超过金融危机爆发前。多国近期CPI涨幅均大幅超过本国通胀目标。
“恶性通胀的可能性可以排除。”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专家张明说,“但我国是资源输入性国家,因而美元持续贬值导致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及国际资本流动等外部压力仍将可能是来年我国抑制输入性通胀的重大挑战。”
通胀已被认为是现阶段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主要阻碍之一。我国11月CPI同比增长5.1%,创28个月来新高。社科院发布报告指出,我国大中城市房价泡沫程度偏大,一些城市房价泡沫成分占实际价格比例在50%以上。
为应对通胀压力,我国今年以来六次调高存款准备金率,存款类金融机构准备金率达18.5%的历史高位。但是,同时也要看到,国内流动性较大,放贷规模亟待控制。国内前11个月新增贷款超7.4万亿元,据全年目标一步之遥。
为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明年货币政策定下基调:从“适度宽松”转为“稳健”,提出将稳定物价总水平放在更突出的位置。专家认为,稳健货币政策是抑制流动性过剩和通胀压力的有效措施,有助于我国应对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副所长巴曙松说:“货币政策回归稳健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预计明年货币政策将采取总量对冲、增量控制与适度升值、谨慎加息、适当管制流动资本的对策来收缩流动性,管理通胀预期。”
贸易摩擦或将加剧 进出口并重坚持互利共赢
世界经济复苏的道路远非平坦,后危机时代全球贸易却渐显紧张格局。在各国刺激措施效果逐渐减退,私人消费和投资未能顺利接过推动经济增长的“接力棒”时,各国保护国内市场和争夺国际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
我国是制造业大国,同时也是贸易摩擦最大的受害国。数据显示,在今年全球新发起的贸易保护政策中,针对中国商品的项目占67%。在首尔召开的G20峰会上,美国提出的限制贸易盈余的建议又一次将矛头指向我国。
商务部称,明年我国将面临更为复杂的贸易摩擦形势。种种迹象表明,国内的新需求和国际贸易新趋势均对我国调整贸易结构产生严厉的倒逼机制。
对此,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明年要坚持进出口并重,稳定和拓展外需,优化进口结构,扩大进口规模,发挥进口对宏观经济平衡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作用。
中国研究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汤敏对记者表示,这是对外贸易战略性思维的转变。“坚持出口和进口并重将有利于扭转长期以来出口主导的方式,减少他国对我国发起贸易摩擦措施的压力,实现我国和世界经济、人民福利的共赢。”
据世界贸易组织统计,以2005年不变价格计算,在2009年全球贸易大幅下降的背景下,美、欧等主要发达经济体进口下降分别为16.5%和14.5%,而我国却逆势增长2.8%,是各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呈正增长的。
社科院经济所宏观经济室主任张晓晶认为,我国继续实施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将促进进口扩大。“持续不断地扩大内需、刺激消费,会促使我国大量增加进口。鉴于我国经济的规模和开放程度,积极财政政策的溢出效应将是广泛的。”
汤敏认为,我国扩大进口需要注意两点:一是需要政府层面决定具有战略性意义的商品、技术和服务进口,二是需要为进口企业提供便利和优惠政策措施,消除贸易障碍,让进口企业在进口商品项目上有更多自主权。
经济工作会议同时提出,要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提高利用外资水平,鼓励外资投向高端制造业、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及节能环保等领域。
立足国内加快结构调整 扩大内需走向纵深
国际经济复杂多变与风险并存的局面更突出了我国立足国内经济,通过结构调整解决经济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增强内部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性。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十二五”时期的一条主线。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进一步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发挥好政府投资对经济结构调整的引导作用;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制定出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等。
“如何将提高经济发展质量,解决消费动力不足、收入差距扩大等问题的意见措施转化为实质行动,对于中国将是巨大的挑战。”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维诺德·托马斯近日接受“新华视点”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目前我国正处于‘消费启动’阶段,释放消费潜力需先消除抑制因素。”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表示,要通过促进居民增收、调整收入分配关系、促进社会服务体系建设等措施,让百姓敢于“当期消费”和“信用消费”。
“扩大消费还需积极促进服务业发展。”迟福林说,“百姓购买的不直接是工业品,而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商品和服务,服务业发展将大大促进消费。”
在调结构和转方式方面,经济工作会议将发展战略新兴产业放在重要位置,提出明年要努力培育我国发展新优势,努力抢占未来发展战略制高点;准确把握新兴市场国家步入上升期的特点,努力发展壮大自己。
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后危机时代”经济增速放缓,调整经济结构的空档期为各国发展新能源、生物智能等新兴产业提供良好机遇。
国务院不久前下发的《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提出,要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成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
“发展新能源、高端制造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经济内生动力的突破点。”亚洲开发银行中国代表处高级经济学家庄健说,“我国要充分利用后发优势,着眼抢占未来技术和产业制高点。”
迟福林认为,低碳经济是新时期内外环境变化后的新经济发展方式。需要一步步推进,包括淘汰落后产能、降低能源消耗、大力推广新能源技术、推广绿色、低碳的生活理念,逐步构建可持续发展社会。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