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December 27, 2010

新疆部分医生建议:推广自体输血缓解"血荒"

  亚心网讯(首席记者 李晓玲) 气温持续走低,使更多的人"宅"在家里不愿出门,而人流量减少意味着采血量的减少。寒风中,落寞的街头采血车诉说着一个不争的事实:在我国确定无偿献血制度的第12个年头,采供血机构仍然在"看天吃饭"。

新疆部分医生建议:推广自体输血缓解"血荒"

  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输血科的工作人员在对入库血液质量进行检查。亚心网记者 李铁军 摄

  虽然经过媒体的呼吁,周六周日乌鲁木齐的采血量达到了10万毫升,血液库存也从一级警戒线18万毫升回升至二级警戒线25万毫升以上,"但这难抵临床'井喷'式的用血量,每天出库8万毫升,12月26日一出库又将在最低警戒线18毫升左右徘徊"乌鲁木齐血液中心主任文国新说。

  择期手术使各大医院受制于缺血而无法正常手术。为应对"血荒",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等个别大医院在动员患者家属进行家庭互助献血的同时,积极开展了患者自体血液回输,该院麻醉科主任张希说,在国外,大部分临床用血都是靠自体输血解决的,而在我国并不普遍,如果自体血回输技术能够全面推开,可减少医院一定比例的异体血用量,在很大程度上缓解"血荒"。

  "这一技术既可以极大地节约血液;也可以防止排异反应和疾病传播"张希说。

  术中自体血液可回收

  每年冬季都是献血的"淡季",但遭遇如此严重的血荒,还是令人措手不及。而不得不从依靠"陌生人社会"的公益献血,退回到"熟人社会"的患者自救。前段时间,昆明、南京等各大城市相继出现"血荒",在各项应对措施"疲软"的情况下,暨南附属第一医院等个别医院开始开展自体血液回输技术,为破戒血荒困局提供了思路。

  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输血科主任杜平说,"自体输血"分三种,一是贮存式,在手术前一周采患者本人的血,再备手术时使用。二是术中回收式,将患者无污染的体腔积血、手术失血等血液回收,然后经过滤回输给患者。三是稀释式,即患者在麻醉后手术开始之前抽取患者一定量自身血抗凝临时储存,然后根据术中失血及患者情况将自身血回输给患者。这种输血方式处理成本较高,很多医院没有大力推行。

  "目前,各大医院比较现实可行的就是推广开展术中自体血液回收。"张希说,目前该院开展的是红细胞回收。即在手术中通过自体血液回收机将病人的血液回收到贮血罐中,通过过滤膜进行过滤,再经过管道进入离心罐,再经过生理盐水冲洗,洗掉坏死的成分,得到红细胞,然后进入储血袋回输到病人身上。

  "这种血回输的优点是携氧能力强、效果好,能够避免疾病传播也能够避免异体输血带来的不良反应。只要不是污染的血液,如,胆汁污染、恶性肿瘤污染、肠道物污染等血液都可以回收。"张希说"但医生一定要注意无菌操作,避免污染"

  张希说,这项技术推广的难点是设备价格比较昂贵,几十万至数百万元,但操作难度并不复杂,如果基层医疗机构能够配备,能够挽救不少生命,如,宫外孕大出血。而且,也比较简便易行,只要及时告知家属,签了知情同意书就可操作。

  "自体输血的好处是可以避免病毒感染、降低风险,因此国家是提倡自体输血的"杜平说。

  贮存式多为稀有血型

  "贮存式就是病人在手术前,医生根据其身体状况预先抽一些血备手术之用,一般针对稀有血型患者。"杜平说"血液成分也是一种器官,输血也相当于器官移植,但采血是个外操作过程,采集备用的血患者再回输有一定的风险。如果在手术中患者没有使用,在保存期限到后就必须报废,但是老百姓中有'一滴血、十滴金'的概念,抽出来的血,如果不回输给患者,患者能同意吗?"

  张希说,"贮存式毕竟面对的是病人,万一在采血过程中出现意外或者感染,对医院来说不如直接用血站的血安全,因此为了避免医疗纠纷,我区很少医院采取这种方式。在国内也只有北京的个别医院在做。而稀释式,由于成本较高,医院很少推行。因此,术中自体回收将是最简便可行的办法。"

  文国新也表示,血站采集的每袋血,从登记、筛查、采集到检测、制备、分离、储存都是进入微机系统管理的,而且每袋血要留质控样品,经检测合格才能向医院发放。而病人自体贮存式,只能用于患者本人。

  相关链接: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